气管支气管异物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支气管镜取异物术、气管切开术、药物治疗、氧疗等方式处理。气管支气管异物通常由误吞食物、玩具零件、呕吐物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剧烈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1、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发生完全性气道梗阻时。施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腹部,快速向上冲击其膈肌,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儿童需采用拍背压胸法,家长需注意操作力度避免肋骨骨折。该方法不能用于孕妇或肥胖者,此类人群应采用胸部冲击法。
2、支气管镜取异物术
通过硬质或软质支气管镜直视下取出异物,是临床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术前需进行胸部CT定位,术中可能配合使用异物钳、冷冻探头等器械。对于植物性异物如花生碎,可能并发肉芽增生需同期处理。该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存在喉头水肿、气胸等风险。
3、气管切开术
当异物完全阻塞声门下区且情况危急时采用。在环甲膜处建立临时气道通道,适用于异物过大无法通过声门或合并严重喉水肿的情况。术后需加强气道湿化护理,警惕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等并发症。该操作属于有创治疗,通常作为最终抢救方案。
4、药物治疗
异物取出前后可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气道水肿,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缓解支气管痉挛,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药物不能替代异物取出,仅作为辅助治疗。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用药后是否出现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
5、氧疗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适用于异物未完全阻塞气道但存在缺氧的患者,可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氧疗期间需监测二氧化碳潴留情况,避免氧中毒。家庭制氧机流量通常调节为2-5升/分钟。
预防气管支气管异物需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儿童进食时家长需避免逗笑或惊吓。3岁以下幼儿不应接触坚果、果冻等高风险食物,玩具零件直径需大于3厘米。建议学习基本急救技能,家中常备急救药品,出现疑似异物吸入时立即就医。术后恢复期应保持环境湿度,避免剧烈运动刺激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