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人通常需要补充蛋白质,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肝功能状态调整摄入量。蛋白质补充有助于肝细胞修复,但肝功能严重异常时需限制摄入以避免加重代谢负担。
肝炎患者肝脏受损时,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可促进肝细胞再生。鸡蛋清、脱脂牛奶、鱼肉等易消化吸收的动物蛋白是理想选择,每日建议摄入1-1.5克/公斤体重。植物蛋白如豆腐、藜麦等也可作为补充来源,其含有的支链氨基酸对肝脏负担较小。蛋白质摄入应分散至各餐,避免单次大量进食增加肝脏压力。
当出现肝性脑病前兆或血氨升高时,需暂时减少蛋白质摄入至每日0.5克/公斤体重。此时可选择富含支链氨基酸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晚期肝硬化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控制蛋白质量,必要时配合乳果糖等药物降低血氨水平。
肝炎患者补充蛋白质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前白蛋白、转氨酶及血氨水平。合并糖尿病者需注意蛋白质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蛋白质种类与总量。建议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调方式,避免油炸烧烤加重肝脏负担,同时保持适量运动帮助蛋白质代谢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