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常刷牙,牙龈出血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7/05 17:30
发布于 2025/07/05 17:30
不经常刷牙导致牙龈出血可能与牙菌斑堆积、牙龈炎、牙周炎、维生素缺乏或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改善口腔卫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牙龈出血通常表现为刷牙或进食时牙龈渗血,可能伴有红肿、疼痛等症状。
长期不刷牙会导致牙菌斑在牙齿表面堆积,细菌代谢产物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并破坏牙龈健康。牙菌斑长期存在可能形成牙结石,进一步加重牙龈出血。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牙缝。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早期炎症,与口腔卫生不良直接相关。牙龈炎可能导致牙龈边缘红肿、触碰易出血,但尚未累及牙槽骨。牙龈炎可能与牙菌斑中的特定细菌感染有关,如放线菌和普氏菌。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或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控制感染。
牙龈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牙周炎,此时炎症已波及牙周韧带和牙槽骨。牙周炎可能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出血量较多且可能自发渗血。牙周炎可能与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病原体有关。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必要时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或甲硝唑芬布芬胶囊。
维生素C或维生素K摄入不足可能影响牙龈微血管结构和凝血功能。维生素C缺乏可能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轻微摩擦即引发出血。维生素K缺乏可能延长凝血时间,使出血难以停止。建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C片或维生素K1注射液。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病可能导致全身性出血倾向,牙龈出血可能是早期表现之一。这类疾病可能伴随皮肤瘀斑、鼻出血或月经量增多等症状。需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醋酸泼尼松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药物。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牙龈出血的基础措施,建议每日早晚刷牙并使用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限制高糖食物摄入。若出血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排查系统性病因。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重视牙龈出血问题,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上一篇 : 宝宝头皮湿疹如何治疗比较好
下一篇 : 孩子一跳绳左侧腹部就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