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伤口清洁、调整饮食结构、适度活动、观察术后反应、定期复查等。
1、保持伤口清洁
术后需保持手术部位干燥清洁,避免伤口感染。伤口敷料应定期更换,接触水时需使用防水敷料保护。若发现伤口渗液、红肿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处理。术后1-2周内避免盆浴或游泳,淋浴时注意保护伤口。
2、调整饮食结构
术后初期需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低脂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及高胆固醇食物。可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术后2-4周内限制脂肪摄入量,逐步适应胆道系统代偿功能。
3、适度活动
术后24小时后可开始床边活动,逐步增加步行时间促进胃肠蠕动。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1-2个月,防止腹压增高影响伤口愈合。可进行散步、深呼吸等轻度活动,术后6-8周经医生评估后可恢复常规运动。
4、观察术后反应
需监测体温、腹痛及排便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胆道适应症状。若持续发热超过38℃、黄疸或剧烈腹痛,可能提示胆管损伤或感染。术后1周内常见肩部放射性疼痛,通常与腹腔镜手术气体残留有关。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复查肝功能及腹部超声,评估胆总管代偿情况。长期随访中若出现脂肪泻、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能需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糖尿病患者或肝硬化患者需加强术后指标监测频率。
胆囊切除术后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促进代谢。术后3个月内避免暴饮暴食,限制单次脂肪摄入不超过10克。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逐步增加全谷物和坚果类食物。术后6个月经评估无异常者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控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出现持续消化不良或体重下降超过5%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