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睛又痒又疼可能与过敏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倒睫或干眼症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局部用药、物理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过敏性结膜炎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引发眼部免疫反应,表现为眼睑红肿、瘙痒伴分泌物增多。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同时避免揉眼加重刺激。家长需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减少毛绒玩具等过敏原接触。
2、细菌性结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可能导致眼睑黏连、黄色脓性分泌物。医生可能开具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用药期间需用无菌棉签清理分泌物。家长应督促孩子单独使用毛巾,避免交叉感染。
3、病毒性结膜炎
腺病毒感染常见于感冒后,表现为结膜充血、水样分泌物伴耳前淋巴结肿大。可选用更昔洛韦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缓解症状,冷敷有助于减轻不适。此病具有较强传染性,家长需隔离患儿个人用品。
4、倒睫
睫毛逆向生长会持续摩擦角膜,导致异物感、流泪及反复揉眼。轻度倒睫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缓解,顽固性病例需考虑电解毛囊术。家长可观察孩子是否频繁眨眼,及时修剪过长睫毛。
5、干眼症
长时间用眼过度或维生素A缺乏可能导致泪液分泌不足,表现为眼干涩、灼痛。玻璃酸钠滴眼液可补充泪液,热敷能促进睑板腺分泌。家长需限制孩子电子屏幕使用时间,鼓励多食用深绿色蔬菜。
日常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强光刺激和长时间阅读。增加胡萝卜、蓝莓等富含维生素A食物的摄入,保证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若症状持续或出现视力模糊、畏光等情况,应立即复查排除角膜炎等严重病变。定期眼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屈光不正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