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足口病症状典型的表现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06 08:04
发布于 2025/07/06 08:04
幼儿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主要有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症状较轻,但需警惕重症表现。
口腔黏膜出现较早,表现为咽峡部、舌面、颊黏膜等部位散在的灰白色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导致疼痛明显。患儿可能因口腔疼痛拒绝进食或流涎增多。家长需注意观察口腔变化,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康复新液等缓解症状。
手掌、足底及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小疱疹,直径2-4毫米,疹子周围有炎性红晕,通常不痒不痛,少数可能伴随轻微瘙痒。皮疹形态多为椭圆形,呈离心性分布,躯干部位较少见。家长应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帮助收敛。
多数患儿发病初期出现中低热,体温在37.5-39℃之间,持续1-3天,部分可能无发热症状。发热超过39℃或持续不退可能提示病情加重。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
因口腔疱疹疼痛导致进食困难,表现为拒食、进食量减少或只接受流质食物。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引起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家长可提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酸奶,少量多次喂养,必要时通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轻症患儿精神状态一般正常,若出现嗜睡、烦躁不安、肢体抖动或呕吐等症状,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受累。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表现。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手足口病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退,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对玩具、餐具等物品消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热或酸性食物刺激口腔。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但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无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预防方面需注意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适龄儿童可接种EV71疫苗降低重症风险。
上一篇 : 花斑癣与白癜风贫血痣的区别有哪些
下一篇 : 中医中经前期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