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灰指甲后可通过保持足部干燥、避免共用物品、定期修剪指甲、穿透气鞋袜、遵医嘱用药等方式进行自我保养。灰指甲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指甲增厚、变色、分层等症状。
1、保持足部干燥
皮肤癣菌在潮湿环境中易繁殖,每日需用温水及中性肥皂清洗患处并彻底擦干,尤其趾缝部位。沐浴后可用吹风机冷风档辅助干燥,避免长时间浸泡手足。游泳或涉水后应立即更换干燥鞋袜,必要时使用抗真菌粉剂保持局部清爽。
2、避免共用物品
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拖鞋、毛巾等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家庭共用浴室建议铺设防滑垫并定期用沸水烫洗,外出住宿时携带个人拖鞋。修剪病甲前后需用酒精消毒工具,废弃的指甲屑应密封处理。
3、定期修剪指甲
每周用专用指甲锉打磨增厚病甲,修剪时保留1-2毫米甲缘,避免过短导致甲床损伤。严重变形甲板可分次修剪,配合40℃温水浸泡软化后再操作。修剪工具使用前后需用75%酒精浸泡消毒10分钟。
4、穿透气鞋袜
选择棉质或抗菌纤维袜,每日更换并用60℃以上热水洗涤。鞋子应选用真皮或网面透气材质,避免连续两天穿同一双鞋。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鞋袜,必要时使用除湿鞋垫或抗真菌喷雾处理鞋内环境。
5、遵医嘱用药
可配合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联苯苄唑溶液等外用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口服特比萘芬片或伊曲康唑胶囊。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自行增减药量。联合治疗时需坚持3-6个月直至新甲完全长出。
日常应控制血糖稳定,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足部护理。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A及锌元素,促进指甲再生。避免美甲或使用刺激性化学产品,发现指甲周围红肿疼痛需及时就医。家庭成员有类似症状应同步治疗,防止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