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与颈椎病有直接关系,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颈椎病可能由{长期低头伏案}、{枕头高度不当}、{睡姿不良}、{颈部受凉}、{缺乏运动}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坐姿}、{选择合适枕头}、{改善睡姿}、{颈部保暖}、{适度锻炼}等方式预防或缓解。
1、长期低头伏案
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电脑会使颈椎承受较大压力,颈椎前倾角度每增加15度,颈部肌肉负荷会成倍增加。这种持续性的机械性压迫可能导致颈椎间盘退变加速,诱发颈肩部酸痛、手指麻木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建议每工作30分钟起身活动颈部,做缓慢的仰头、左右旋转动作。对于已经出现症状者,可遵医嘱使用颈复康颗粒、盐酸乙哌立松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2、枕头高度不当
过高或过低的枕头都会破坏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枕头高度以8-15厘米为宜,侧卧时保持头部与脊柱在同一水平线上。长期使用不合适的枕头可能导致颈椎小关节紊乱,晨起时出现颈部僵硬、头晕等症状。记忆棉枕头或荞麦皮枕头能较好适应颈椎曲线。若已出现落枕样症状,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贴剂等外用药物,配合热敷缓解。
3、睡姿不良
趴着睡觉会使颈椎过度旋转,仰卧时头部过度后仰也会加重颈椎负担。理想的睡姿是采取侧卧或仰卧配合合适高度的支撑,保持整个脊柱的自然生理弯曲。长期不良睡姿可能导致椎动脉受压,出现眩晕、头痛等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睡眠时可使用颈椎保健枕,症状明显者可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血塞通软胶囊等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
4、颈部受凉
寒冷刺激会导致颈部肌肉痉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速颈椎退行性改变。夏季空调直吹、冬季颈部暴露都容易诱发或加重颈椎病症状,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日常应注意颈部保暖,围巾或高领衣物是不错的选择。急性期可局部使用辣椒碱软膏、吲哚美辛搽剂等外用药物,配合红外线理疗。
5、缺乏运动
颈部肌肉力量不足会降低颈椎稳定性,无法有效分担椎间盘压力。规律的颈部肌肉锻炼如米字操、游泳等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办公室人群可进行简单的颈部拉伸:缓慢向各方向活动颈部,每个动作保持5秒。症状明显者可尝试颈椎牵引治疗,配合服用通络祛痛膏、颈舒颗粒等中成药。
预防颈椎病需要建立良好的姿势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间隙可做简单的伸展运动,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注意颈部保暖。饮食上可适当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有助于骨骼健康。出现持续颈部疼痛、头晕、手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X线、MRI等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