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甲板变薄、纵脊或横沟、甲剥离、甲变色等四种常见症状。指甲营养不良可能与遗传因素、局部外伤、真菌感染、全身性疾病或维生素缺乏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甲板变薄
甲板变薄表现为指甲整体厚度减少,质地脆弱易断裂。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接触化学洗涤剂或频繁美甲导致的物理损伤,也可能与缺铁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全身性疾病相关。日常应避免指甲过度修剪,可遵医嘱使用尿素软膏、维生素E乳膏等外用制剂保护甲板。
2、纵脊或横沟
纵脊是指甲表面出现的纵向凸起条纹,横沟则是横向凹陷的波氏线。纵脊多与年龄增长导致的甲床供血不足有关,而横沟常见于高热性疾病、手足口病等引起的甲母质暂时性功能障碍。对于病理性横沟,需治疗原发病,如真菌感染可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环吡酮胺搽剂等抗真菌药物。
3、甲剥离
甲剥离指甲板与甲床部分或完全分离,常伴随甲下空洞或黄白色沉积物。银屑病、湿疹等皮肤病是常见诱因,接触过敏原或外伤也可导致。治疗需针对原发病,银屑病甲损害可选用卡泊三醇软膏,湿疹性甲剥离需配合卤米松乳膏外用。
4、甲变色
甲变色包括白甲、黑甲、黄甲等异常颜色改变。真菌感染可导致甲板黄褐色增厚,绿脓杆菌感染会引起绿色变,黑色素瘤可能表现为甲黑线。怀疑感染性变色时,应进行真菌镜检,必要时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出现进行性黑线需及时就医排除肿瘤。
日常需保持指甲适度修剪长度,避免过度浸泡或机械损伤。均衡摄入富含优质蛋白、锌、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全谷物。出现持续加重的指甲改变,尤其伴随疼痛、出血、甲周红肿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通过甲屑镜检、甲母质活检等明确病因。真菌性甲营养不良治疗周期较长,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