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血管核磁共振检查什么
发布于 2025/07/06 13:36
发布于 2025/07/06 13:36
颅脑血管核磁共振主要用于检查脑血管结构、血流状态及潜在病变,包括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等。该检查通过无创成像技术评估脑血管功能与形态异常,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颅脑血管核磁共振可清晰显示脑部动脉和静脉的走行、管腔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对于脑动脉瘤,能检测瘤体大小、位置及破裂风险;对于脑血管畸形,可识别异常血管团的分布和供血关系;对于脑梗死或出血,能明确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此外,该技术还能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程度,或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如烟雾病等。检查过程中无需注射造影剂即可通过特定序列观察血流信号,若需增强扫描则可进一步鉴别肿瘤性病变或炎症性血管损伤。
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需移除金属物品以避免磁场干扰。检查后应遵医嘱结合临床症状与其他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血管介入治疗或药物干预。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吸烟及过度劳累,以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上一篇 : 诱发癫痫发生的可能的5种原因
下一篇 : 吃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