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检查办法主要有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检测、胸部X线检查、病原学检查等。小儿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
1、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诊断小儿肺炎的基础方法,医生通过听诊器可发现肺部湿啰音或呼吸音减弱等异常体征。对于婴幼儿,还需观察有无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体格检查有助于初步判断肺部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但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通过分析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初步区分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病毒感染则可能增多。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血红蛋白降低,提示炎症反应较重。该检查操作简便,是评估感染类型的常规手段。
3、C反应蛋白检测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水平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细菌性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数值通常明显增高,而病毒性肺炎增高不明显。该指标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但需注意新生儿及免疫低下患儿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4、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能直观显示肺部炎症浸润影、肺不张或胸腔积液等病变,是确诊肺炎的重要依据。X线表现包括斑片状阴影、间质性改变或大叶性实变等,不同病原体感染可能呈现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对于重症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可能需要复查评估病情变化。
5、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通过痰培养、咽拭子核酸检测或血清抗体检测等方法明确致病微生物。细菌培养可指导抗生素选择,病毒核酸检测能快速确定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对于反复肺炎或特殊病原体感染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有创检查获取标本。
小儿肺炎患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变化,避免被动吸烟。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需注意保暖防寒。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或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