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肿瘤患者日常护理需注意定期复查、控制活动强度、保持情绪稳定、调整饮食结构、监测药物反应等事项。心脏肿瘤可能为原发性或转移性,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1、定期复查
心脏肿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心脏超声、CT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监测肿瘤大小及心功能变化。原发性心脏肿瘤如黏液瘤可能需每3-6个月复查,转移性肿瘤需结合原发癌种制定复查频率。出现心悸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
2、控制活动强度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活动为主。合并心力衰竭者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记录24小时尿量。夜间睡眠可抬高床头减轻呼吸困难,活动后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暂停锻炼。
3、保持情绪稳定
焦虑或情绪激动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可通过正念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压力。家属应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进展,必要时在心理科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如劳拉西泮片、帕罗西汀片等。
4、调整饮食结构
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质饮食,每日分5-6次少量多餐。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心功能不全者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可适量食用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
5、监测药物反应
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需定期检测INR值,靶向治疗药物如舒尼替尼胶囊可能引起手足综合征。记录用药后血压、心率变化,出现牙龈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时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调整方案。
心脏肿瘤患者需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家属应学会测量脉搏和血氧饱和度,备好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片。建议参与心脏康复计划,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避免擅自服用中药补剂干扰治疗效果。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体重骤降需警惕肿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