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和宫颈息肉是两种不同的宫颈病变,前者多为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后者是宫颈组织增生形成的赘生物。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形态特征及处理方式。
1、病因差异
宫颈糜烂通常与雌激素水平变化相关,青春期或妊娠期女性因激素作用导致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呈现红色颗粒样改变。宫颈息肉多因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宫颈管黏膜过度增生所致,部分与宫颈感染或局部血管异常有关。
2、形态特征
宫颈糜烂表现为宫颈表面光滑或粗糙的红色区域,边界模糊,触之易出血。宫颈息肉多为单发带蒂肿物,直径多在1厘米以内,呈舌形或球形,质地柔软,表面光滑,颜色鲜红或暗红。
3、症状表现
宫颈糜烂多数无症状,偶有白带增多或接触性出血。宫颈息肉常见症状为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或血性白带,较大息肉可能引起阴道异物感或影响性生活。
4、检查方法
两者均需通过妇科检查初步判断,宫颈糜烂需结合醋酸试验和碘试验鉴别生理性或病理性改变。宫颈息肉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同时建议进行HPV检测和TCT筛查。
5、处理原则
无症状的宫颈糜烂无须治疗,合并感染时可使用保妇康栓、消糜栓等药物。宫颈息肉建议手术切除,常用方式包括息肉钳夹术、LEEP刀切除术,术后标本需送病理检查。
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频繁阴道冲洗。性生活时注意卫生防护,接种HPV疫苗有助于预防宫颈病变。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及盆浴2-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