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受伤后一直隐隐作痛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7/07 08:40
发布于 2025/07/07 08:40
脚踝受伤后一直隐隐作痛可能与软组织损伤未完全恢复、慢性炎症、韧带松弛、创伤性关节炎、神经损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脚踝扭伤后肌肉、肌腱或筋膜可能出现微小撕裂,若早期未充分休息或重复负重活动,会导致局部修复延迟。表现为活动时钝痛伴轻微肿胀,按压受伤部位疼痛加重。建议减少行走负重,使用弹性绷带固定,配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持续超过两周未改善需排除韧带损伤。
损伤后滑膜或关节囊产生的无菌性炎症若未及时控制,可能转化为慢性炎症。常见晨起僵硬感,活动后疼痛减轻但久站复现。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外涂,或口服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超声治疗等物理疗法有助于消除局部水肿。
严重扭伤可能导致韧带部分撕裂后愈合不良,造成关节稳定性下降。典型表现为走不平路面时突发刺痛感,伴关节松动感。需通过MRI检查评估韧带完整性,轻中度损伤可通过踝关节支具保护,配合平衡训练增强周围肌群代偿能力。
关节面软骨在受伤时若发生隐匿性损伤,可能逐步发展为退行性病变。疼痛特点为阴雨天加重,关节活动时有摩擦感。早期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晚期严重变形需考虑踝关节融合术。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或骨赘形成。
腓浅神经或胫神经分支在受伤时可能被牵拉压迫,导致神经源性疼痛。表现为烧灼样痛或针刺感,夜间症状明显。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可能缓解症状,顽固性疼痛需神经阻滞治疗。肌电图检查可明确神经损伤定位。
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选择平底鞋提供足弓支撑,睡眠时垫高患肢减轻肿胀。每日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僵硬,若疼痛伴随红肿发热或活动受限加重,需及时排查感染或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恢复期可咨询康复医师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上一篇 : 宝宝床上摔下来需要去医院检查吗
下一篇 :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近视多少度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