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感染可能出现下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发热等症状。宫腔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宫腔引起,可能与分娩、流产、宫腔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1、下腹痛
宫腔感染引起的下腹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隐痛,可能伴随下坠感。疼痛程度与感染范围相关,炎症累及盆腔腹膜时可出现剧烈疼痛。感染未及时控制可能发展为盆腔炎,导致慢性盆腔疼痛。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同时可配合热敷缓解疼痛。
2、异常阴道分泌物
宫腔感染常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色或黄绿色,质地稀薄或脓性,可能带有异味。分泌物异常是宫腔感染的早期表现,提示需及时干预。严重感染时分泌物可能混有血液。治疗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医生可能开具左氧氟沙星片、替硝唑栓等药物控制感染。
3、发热
宫腔感染引起的发热多为中低度热,体温在37.5-39℃之间,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表明感染已引起全身炎症反应,需警惕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治疗需卧床休息,补充水分,医生可能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
预防宫腔感染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宫腔操作后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出现症状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恢复。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感染灶,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完成疗程,防止复发或转为慢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