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脂溢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红斑、油腻性鳞屑、瘙痒等症状。早期可能仅有轻微脱屑,进展期可出现明显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继发感染。面部脂溢性皮炎可能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皮脂分泌异常、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反应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
1、红斑
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常在鼻翼、眉间、额头等皮脂腺丰富区域出现边界不清的红斑。红斑可能呈现淡红色至暗红色,伴有轻度水肿。马拉色菌代谢产物刺激皮肤导致血管扩张是主要原因。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或复方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控制炎症。
2、油腻鳞屑
皮肤表面附着黄色或灰白色油腻鳞屑是典型表现,鳞屑多呈片状分布于红斑基础上。皮脂分泌过多与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异常共同导致该症状。建议使用含硫化硒的药用洗剂清洁,配合水杨酸软膏帮助角质溶解。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减轻炎症。
3、瘙痒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轻度至中度瘙痒,搔抓可能加重皮损。瘙痒与炎症介质释放和皮肤屏障破坏有关。除药物治疗外,应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碱性洗面奶。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或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
4、灼热感
部分患者在急性期会感到皮肤灼热、刺痛,尤其在温度变化时明显。这与炎症导致的神经过度敏感有关。建议使用冷藏后的生理盐水湿敷,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护肤品。可短期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奈德乳膏控制症状。
5、继发感染
长期搔抓或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细菌或真菌感染,表现为脓疱、渗出、结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常见致病菌。出现感染时应就医,可能需要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或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
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去脂,使用温和的氨基酸类洁面产品。调节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化脓性表现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进行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