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这三种症状可能对肾脏造成持续性损害。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属于肾脏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由免疫异常、感染、遗传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明确诊断。
1、蛋白尿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最常见的表现,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久置不散。肾脏滤过膜受损后,血液中的蛋白质漏入尿液,长期蛋白丢失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引发水肿和营养不良。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或雷公藤多苷片等药物控制蛋白尿,同时需限制每日食盐摄入量。
2、血尿
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慢性肾炎患者多表现为镜下血尿。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导致红细胞漏出,尿液检查可见红细胞异常增多。持续血尿可能提示病情活动,需警惕肾功能恶化。部分患者需使用肾炎康复片、血尿安胶囊或复方石韦胶囊等药物,并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
3、高血压
约半数慢性肾炎患者伴随血压升高,与钠水潴留和肾素分泌异常有关。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加速肾小球硬化,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同时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变化,严格限制每日液体入量。
慢性肾炎患者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避免劳累、感染等诱因,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若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提示可能进入肾功能不全期,须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肾脏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