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轻度患者可通过生活干预缓解症状,中重度患者需结合药物或手术治疗。主要治疗方式有减轻体重、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关节镜清理术、人工关节置换术。
1、减轻体重
超重会增加膝关节负荷,加速软骨磨损。通过低热量饮食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将体重指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可显著减轻关节压力。建议每周减重不超过1公斤,避免快速减肥导致肌肉流失。
2、关节腔注射
玻璃酸钠注射液能改善关节润滑功能,缓解软骨摩擦疼痛。适用于早期软骨损伤患者,需在超声引导下精准注射,每疗程3-5次,每年可重复治疗。注射后可能出现短暂关节胀痛,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
3、口服药物
氨基葡萄糖胶囊可促进软骨基质合成,配合塞来昔布胶囊消炎镇痛,能改善关节功能。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胃溃疡患者应选用依托考昔片等COX-2抑制剂。药物需持续服用至少3个月才能评估疗效。
4、关节镜手术
关节镜下游离体摘除术和滑膜切除术适用于机械性症状明显者,能清除破损软骨碎片和炎性滑膜。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配合康复训练,多数患者2-4周可恢复日常活动。但无法逆转已发生的软骨缺损。
5、关节置换
终末期患者需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使用金属聚乙烯假体替代损坏关节面。术后3天可借助助行器下床,6周后逐步弃拐。假体使用寿命通常超过15年,术后需避免深蹲和剧烈运动防止假体松动。
膝关节保养需避免爬山、爬楼梯等负重活动,建议选择骑自行车或游泳锻炼。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使用护膝提供支撑。饮食多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银耳、蹄筋等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定期复查关节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