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腹泻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液体、使用药物等方式治疗。新生儿腹泻通常由喂养不当、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腹泻时,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保持饮食清淡。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可尝试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减轻胃肠负担。喂养时需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喂食过多导致胃肠不适。每次喂奶后需拍嗝,减少吞入空气引起的腹胀。
2、补充液体
腹泻会导致新生儿脱水,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选用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配制的溶液,少量多次喂服。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增加哺乳次数,通过母乳补充水分和营养。观察新生儿尿量,若6-8小时无排尿或尿量明显减少,提示可能存在脱水。
3、使用药物
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内的病原体及其毒素,保护肠黏膜。益生菌制剂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腹泻症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通常无须使用抗生素,以对症治疗为主。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新生儿腹泻期间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体温、大便性状及次数变化。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如出现发热、呕吐、血便、精神萎靡等症状,或腹泻持续超过24小时无改善,需立即就医。日常需注意奶具消毒,喂养前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避免新生儿受凉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