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指什么

发布于 2025/07/07 13:39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主要表现为骨髓纤维组织增生、造血功能异常及脾脏肿大。

1、疾病定义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属于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导致正常造血组织被纤维组织替代。该病属于BCR-ABL1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同属一类疾病谱系。患者骨髓穿刺常显示网状纤维或胶原纤维沉积,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红幼粒细胞及泪滴样红细胞。

2、发病机制

约50-60%患者存在JAK2V617F基因突变,部分病例携带CALR或MPL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导致JAK-STAT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引发异常造血克隆增殖。骨髓微环境改变促使巨核细胞释放促纤维化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最终导致骨髓纤维化。部分患者可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3、临床表现

早期常见疲劳、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随着脾脏进行性肿大,患者出现左上腹饱胀感、早饱现象。贫血可导致面色苍白、心悸气促。部分患者因血小板异常出现瘀斑或血栓事件。疾病晚期可见门静脉高压、腹水等髓外造血表现。约20%患者确诊时无明显症状。

4、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WHO诊断标准,需满足主要标准包括骨髓活检显示巨核细胞增生伴纤维化、排除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次要标准包括JAK2/CALR/MPL基因突变、贫血、脾肿大等。需与继发性骨髓纤维化鉴别,后者可能由肿瘤转移、放射损伤或自身免疫病引起。外周血检测可见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伴有未成熟粒细胞。

5、治疗原则

低危患者以观察为主,中高危患者需积极干预。芦可替尼是JAK抑制剂的首选药物,可改善脾肿大和症状。贫血患者可使用达那唑或促红细胞生成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但受年龄和并发症限制。脾区放疗或脾切除术适用于巨脾相关症状。临床试验中的新药包括端粒酶抑制剂和去甲基化药物。

患者应保持适度活动预防血栓,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饮食需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铁质,贫血严重者可少量多餐。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脾脏大小变化,出现发热或腹痛需及时就医。注意预防感染,疫苗接种应避开治疗周期。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可参加患者互助组织获取心理支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