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浅层出现炎症并伴随腺体萎缩的慢性疾病,可通过调整饮食、戒烟限酒、规范用药、定期检查四招预防。该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饱胀感、食欲减退等症状。
1、调整饮食
减少辛辣刺激、过酸或腌制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胃黏膜损伤。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南瓜等,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清。进食时细嚼慢咽,每日可少食多餐4-6次,避免暴饮暴食增加胃肠负担。
2、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充血水肿。长期吸烟饮酒可能加速腺体萎缩进程,建议逐步减少吸烟量直至戒断,饮酒量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当量,合并活动性炎症时应严格禁酒。
3、规范用药
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必须使用时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如瑞巴派特片。
4、定期检查
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复查,监测黏膜萎缩程度及是否出现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出现持续消瘦、黑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40岁以上人群可结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评估胃功能状态。
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适当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促进消化。冬季注意胃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诱发症状。若出现贫血表现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但需注意烹饪方式避免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