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肠病患者如何锻炼腹肌
发布于 2025/07/07 16:32
发布于 2025/07/07 16:32
功能性肠病患者可以通过低强度核心训练改善腹肌功能,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剧烈运动。功能性肠病通常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等因素有关,锻炼时应优先选择舒缓且不刺激肠道的动作。
功能性肠病患者锻炼腹肌需以轻柔的等长收缩训练为主,如仰卧位腹式呼吸练习。平躺屈膝后缓慢用鼻子吸气使腹部隆起,再用嘴呼气时轻微收缩下腹肌肉,重复10-15次为一组。这种训练能增强腹横肌力量而不引起肠道痉挛。改良版死虫式也是安全选择,仰卧抬腿屈膝90度,双手轻放膝盖对抗发力,保持腰背贴地15-30秒。骨盆底肌群协同训练同样重要,坐姿夹紧臀部肌肉5秒后放松,每日可进行3组。游泳中的仰浮姿势能利用水的浮力减轻腹部负担,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为宜。快走时配合收腹动作也能温和激活核心肌群,建议选择饭后1小时进行,避免空腹或饱腹状态运动。
功能性肠病患者日常可穿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运动前后用40℃左右热毛巾敷肚脐周围10分钟。饮食上增加水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香蕉的摄入,避免豆类等产气食物。记录排便与运动反应的关系,若出现腹痛加重或排便习惯改变应暂停锻炼。症状稳定期可在康复医师指导下逐步增加平板支撑等静态训练,但单次持续时间不宜超过1分钟。合并盆底功能障碍者需配合生物反馈治疗,避免盲目进行卷腹类动作。
上一篇 : 尿酸高不能吃什么水果 这四种水果尿酸高的人要学会拒绝
下一篇 : 又累又困却睡不着是什么原因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