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有什么症状

发布于 2025/07/07 17:0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可能出现发热、骨痛、贫血、出血倾向、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是疾病进展的终末期表现,通常由BCR-ABL1基因突变加速增殖、附加染色体异常等因素导致,需立即就医干预。

1、发热

发热多因白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免疫功能缺陷,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患者体温可超过38.5℃,伴随寒战、盗汗等全身症状。需进行血培养及影像学检查明确感染灶,临床常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同时需控制原发病进展。

2、骨痛

骨痛常见于胸骨、胫骨等部位,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及骨膜张力增高有关。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可能伴随病理性骨折。可通过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注射液缓解骨破坏,疼痛剧烈时可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对症处理。

3、贫血

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因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导致血红蛋白低于60g/L。需输注浓缩红细胞改善缺氧症状,同时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刺激造血。贫血加重可能提示疾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产生耐药性。

4、出血倾向

皮肤瘀斑、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常见,与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相关。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时需输注机采血小板,严重出血可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5、肝脾淋巴结肿大

脾脏肿大可达脐水平以下,引发腹胀、早饱感;肝脏和淋巴结肿大可能压迫胆管或血管。超声检查显示脏器结构异常,急变期脾梗死风险增高。需通过羟基脲片控制白细胞负荷,脾区剧痛需考虑放疗或脾切除术。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类,避免生冷食物预防感染。日常活动需防止碰撞损伤,居住环境定期消毒。严格遵医嘱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尼洛替尼胶囊,定期监测血常规和BCR-ABL1基因负荷。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或大出血时须急诊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潜在根治手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