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手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剧烈运动、禁止性生活、合理饮食、定期复查、观察异常症状等六点。盆腔炎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术后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用碘伏消毒伤口,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若使用腹腔镜手术,穿刺孔较小但仍需定期换药。开腹手术伤口较大,需遵医嘱拆线并避免牵拉。伤口愈合期间禁止盆浴或游泳,淋浴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
2、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1个月内禁止提重物、跑步或跳跃等腹部用力动作。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控制时间在15-20分钟内。术后3个月内避免瑜伽、舞蹈等需要腰腹发力的运动,防止伤口裂开或盆腔充血。若出现下腹坠胀感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卧床休息。
3、禁止性生活
术后至少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防止病原体上行感染或伤口撕裂。盆腔炎患者术后需待炎症完全消退且复查正常后,经医生评估方可恢复性生活。恢复初期建议使用避孕套降低感染风险,同时避免动作过于剧烈。
4、合理饮食
术后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鸡蛋、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如燕麦、香蕉等。忌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避免盆腔充血。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但需控制咖啡因摄入。贫血患者可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5、定期复查
术后1周需复查血常规和盆腔超声,评估炎症消退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白带常规及妇科检查,确认伤口愈合状态。若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异常分泌物,应立即复诊。慢性盆腔炎患者术后仍需每3-6个月随访,防止复发。
6、观察异常症状
术后需监测体温,若持续超过38℃可能提示感染。观察阴道分泌物性状,出现脓性、血性或异味分泌物应及时就医。下腹疼痛加重或出现排尿困难、肛门坠胀感时,需排除盆腔脓肿或粘连等并发症。术后异常出血超过月经量或持续10天以上需紧急处理。
盆腔炎术后恢复期间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久坐久站。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消炎栓、妇科千金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但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开水烫洗。术后3个月内建议使用淋浴代替盆浴,月经期勤换卫生巾。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