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G信号太弱通常指心电图检测时波形振幅低于正常范围,可能由电极接触不良、皮肤阻抗过高、肌肉震颤或心脏电活动异常等因素引起。
电极接触不良是常见原因,皮肤油脂、汗液或毛发会阻碍电极与皮肤充分接触,导致信号衰减。检查前应清洁皮肤并剃除多余毛发,使用导电膏可改善接触。皮肤阻抗过高多见于干燥、角质层厚或低温环境,老年人因皮肤弹性下降更易出现。适当湿润皮肤或调整室温有助于降低阻抗。肌肉震颤可能因紧张、寒冷或帕金森等疾病产生肌电干扰,表现为基线漂移和微小波动,需保持放松姿势或服用抗胆碱能药物控制震颤。
心脏电活动异常如低电压心电图可能提示心包积液、肺气肿或心肌广泛纤维化。心包积液时心脏电流传导被液体隔离,肢体导联QRS波振幅多低于0.5毫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肺过度充气使心脏与电极距离增加,胸导联电压常减弱。心肌淀粉样变性等浸润性疾病会导致心肌细胞电传导能力下降,需通过超声心动图或心肌活检确诊。某些药物如胺碘酮长期使用也可能抑制心肌电信号传导。
建议检测时保持静卧避免肢体活动,寒冷环境需注意保暖。若反复出现信号弱,应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等全身性疾病。心电图机需定期校准,导联线老化也会影响信号质量。对于病理性低电压,需结合心脏彩超等进一步评估心脏结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