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主要有花粉、尘螨、霉菌、昆虫分泌物和冷空气刺激等。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夏季高发与特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1、花粉
夏季草木繁茂,蒿属、葎草等植物花粉浓度显著升高。花粉颗粒经鼻腔吸入后,可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引发鼻痒、阵发性喷嚏等症状。过敏体质者外出建议佩戴防花粉口罩,归家后及时清洗鼻腔。
2、尘螨
高温高湿环境加速尘螨繁殖,其排泄物和尸体碎片可悬浮于空气中。尘螨过敏常表现为晨起连续性打喷嚏,可定期使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品,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
3、霉菌
雨季墙体渗水或空调冷凝水易滋生枝孢霉、曲霉等霉菌。霉菌孢子可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伴随清水样鼻涕。需及时修复漏水点,空调滤网每两周清洗一次。
4、昆虫分泌物
蟑螂唾液、蟋蟀粪便等昆虫源性蛋白质是强致敏原,可能诱发严重鼻塞甚至哮喘发作。厨房垃圾日产日清,定期投放杀蟑饵剂可降低接触风险。
5、冷空气刺激
空调直吹或频繁进出温差环境可能诱发血管运动性鼻炎,症状与过敏相似但无特异性IgE升高。建议空调温度设定在26℃左右,避免风口对准人体。
夏季过敏性鼻炎患者应每日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避免用力擤鼻。饮食上减少海鲜、辛辣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喘息时,需及时进行过敏原检测和鼻内镜检查。尘螨过敏者可考虑脱敏治疗,花粉过敏者需提前2周开始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