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治疗等方式治疗。萎缩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饱胀感、食欲减退等症状。
1、调整饮食
萎缩性胃炎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过烫、腌制及高盐食物,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搭配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脂摄入。合并贫血时可适量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2、药物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常采用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拉霉素片。胃黏膜保护可选用瑞巴派特片或替普瑞酮胶囊,伴胆汁反流时需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胆盐。消化不良患者可短期使用多酶片促进消化,萎缩伴肠化生者可补充叶酸片或硒酵母片。
3、内镜治疗
对于伴有中重度异型增生或局限癌变倾向的病灶,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治疗。内镜治疗前需通过染色内镜、放大内镜或超声内镜明确病变范围,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监测创面愈合情况。对于广泛肠化生患者,氩离子凝固术可选择性消除高风险病灶。
萎缩性胃炎患者需严格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及病理检查,监测胃黏膜变化。日常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缓解胃部不适,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中重度萎缩伴肠化生者应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B12注射液。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时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