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鼻子不通气可通过热敷鼻部、饮用姜糖水、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遵医嘱服用感冒清热颗粒或荆防颗粒、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方式缓解。风寒感冒通常由外感风寒、免疫力下降、受凉、过度劳累、环境干燥等原因引起。
1、热敷鼻部
用温热毛巾敷于鼻梁及两侧鼻翼,温度以皮肤耐受为宜,每次持续5-10分钟。热蒸汽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操作时注意避免烫伤,可配合按摩迎香穴增强效果。该方法适合无发热症状的轻症患者,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
2、饮用姜糖水
取生姜3-5片与红糖加水煮沸,趁热饮用。生姜含姜辣素可发散风寒,红糖能温中补虚。饮用后建议卧床发汗,注意补充水分。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糖分摄入,胃溃疡患者慎用。该方法对初期打喷嚏、流清鼻涕症状效果较好。
3、生理盐水洗鼻
使用医用生理盐水或自配温盐水,借助洗鼻器冲洗鼻腔。浓度建议0.9%,温度接近体温。可清除鼻腔分泌物及病原体,改善黏膜纤毛运动功能。操作时保持张口呼吸,避免呛咳。急性中耳炎发作期禁用,儿童需家长辅助操作。
4、感冒清热颗粒
含荆芥穗、防风等成分,具有发汗解表功效,适用于恶寒重、发热轻的风寒感冒。可能出现轻微消化道不适,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与荆防颗粒同属辛温解表剂,但后者更侧重头身疼痛症状。两种药物均需避免与滋补类中药同服。
5、保持空气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或在暖气片放置水盆。干燥空气会加重鼻黏膜损伤,适当湿度有助于分泌物排出。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粉尘刺激。合并哮喘患者需控制湿度不超过65%,防止尘螨滋生。
风寒感冒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热粥、汤面等。避免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外出时注意佩戴口罩防寒。若鼻塞伴随持续高热、脓涕或面部胀痛超过3天,需警惕细菌性鼻窦炎可能,应及时到呼吸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变化,婴幼儿鼻塞影响吃奶时可使用婴儿专用吸鼻器清理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