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引起低血压,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上消化道出血的危害主要有失血性休克、贫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继发感染、死亡风险增加。
1、失血性休克
大量出血会导致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压明显降低。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必要时输血,并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生长抑素注射液等药物止血。
2、贫血
慢性或反复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会影响组织氧供,加重心脏负担。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同时治疗原发疾病,必要时输注浓缩红细胞。
3、多器官功能衰竭
严重失血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肝功能异常、心肌缺血等多器官功能障碍。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采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4、继发感染
出血后机体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易位可能诱发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加强口腔护理,早期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5、死亡风险增加
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出血量大的患者死亡率显著升高。呕血或黑便量多、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提示预后不良。需紧急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必要时行介入栓塞或手术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营养支持,恢复期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按医嘱服用抑酸药物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