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腿肿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加压包扎、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腿肿通常由手术创伤、静脉回流受阻、感染、深静脉血栓、淋巴回流障碍等原因引起。
1、抬高患肢
术后将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可使用软枕垫高小腿,保持膝关节轻度屈曲位,避免腘窝受压。每日抬高时间累计不少于8小时,夜间睡眠时持续抬高效果更佳。抬高时需注意观察足趾血运,避免过度压迫导致缺血。
2、冷敷
术后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膝关节,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低温可使血管收缩,减少组织渗出和炎症反应。冷敷时需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皮肤冻伤。若出现皮肤苍白、麻木等异常应立即停止。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3、加压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自足背向大腿方向缠绕,压力梯度递减。包扎时保持适度张力,以能插入一指为宜,过紧可能影响血供。每日拆除检查皮肤情况,发现水泡或压痕需调整压力。配合足踝泵运动可增强肌肉挤压静脉的效果,建议每小时活动10次。
4、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消肿,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塞来昔布胶囊抗炎镇痛。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需用注射用尿激酶溶栓,感染性肿胀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
5、康复训练
术后第2天开始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每日3组每组20次。1周后增加床边悬垂摆动和CPM机被动屈伸训练。2周后扶助行器部分负重行走,逐渐增加活动量。训练需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肿胀加重时应暂停并咨询康复师。淋巴引流手法需由专业治疗师操作。
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日测量腿围并记录对比。饮食宜低盐高蛋白,适量食用冬瓜、薏仁等利水食物。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静坐,乘坐交通工具时穿戴医用弹力袜。如肿胀持续超过2周、伴发红热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复查排除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风险。定期随访复查X线评估假体位置及骨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