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吊针时少量空气进入血管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大量空气进入可能导致空气栓塞。静脉输液时空气进入血管的影响主要与进入的空气量、速度以及个体健康状况有关。
输液过程中偶尔混入微量空气时,人体可通过肺部毛细血管网自然过滤排出,一般不会产生明显不适。现代输液器配备的滴壶和过滤装置能有效拦截气泡,护士在操作前也会严格排尽管路空气。若患者仅感觉穿刺部位轻微凉感或短暂刺痛,可能与药液温度或局部刺激有关,无须过度紧张。
当超过一定量的空气快速进入静脉时,可能随血流到达右心或肺动脉形成空气栓塞。这种情况多发生于输液管脱落、加压输液设备故障等意外情况。典型表现包括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咳嗽、血压下降甚至意识障碍,需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左侧卧位。存在心脏卵圆孔未闭等结构异常者,空气可能通过异常通道进入动脉系统引发更严重的脑栓塞或心肌缺血。
进行静脉输液时应保持输液瓶液面高于穿刺部位,避免随意调节滴速。如发现输液管内有连续气泡移动或疑似空气栓塞症状,需立即关闭调节器并呼叫医护人员。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卧床者等高危人群输液时建议使用带有报警功能的输液泵,可显著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