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的时候牙齿是咬合状态吗

发布于 2025/07/08 13:59

放松时牙齿通常处于轻微分离的非咬合状态,上下牙列间存在2-4毫米的生理性息止颌间隙。这种状态由颌面部肌肉群协同维持,可避免牙齿过度磨损并缓解颞下颌关节压力。

人体在自然放松状态下,咀嚼肌群会进入低张力模式,此时下颌骨因重力作用轻微下垂,上下牙齿不接触。这种生理间隙有助于缓冲说话、吞咽时的突发性咬合冲击,同时减少夜磨牙的发生概率。观察发现,长期保持正确息止颌间隙者,牙齿楔状缺损和牙周膜损伤的概率显著降低。若刻意维持牙齿接触,可能引发咀嚼肌疲劳、颞下颌关节弹响或头痛等症状。

部分人群因咬合关系异常或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可能在放松时出现牙齿接触。深覆颌患者因上前牙过度覆盖下前牙,息止颌间隙可能小于1毫米;而夜磨牙症患者在清醒时也常不自主咬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因肌肉痉挛,可能无法维持正常息止颌间隙,导致牙齿持续接触。这些情况需通过咬合垫、正畸治疗或肌肉放松训练进行干预。

建议日常可通过舌尖轻触上颚前部、双唇微闭的姿势帮助维持正确息止颌位,定期进行张口训练和热敷按摩缓解肌肉紧张。若发现牙齿无法自然分离或伴随关节疼痛,应及时就诊口腔修复科或颞下颌关节专科,通过颌垫治疗、咬合调整等方式恢复生理性间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