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确诊糖尿病后,若血糖控制良好且无严重并发症,预期寿命可接近正常人群。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期主要受血糖管理、并发症预防、生活方式干预等因素影响。
糖尿病本身并非直接致死疾病,但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血糖管理是延长生存期的核心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常见的降糖药物有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使用。并发症预防需重点关注心血管、肾脏、视网膜等靶器官保护,每年应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等专项筛查。生活方式干预包含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建议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体重管理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尤为重要,肥胖患者需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
建议糖尿病患者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日常需警惕低血糖反应,外出随身携带糖果应急。戒烟限酒可显著降低心血管风险,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规律作息和积极心态对疾病管理同样重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出现伤口愈合缓慢、视力模糊、下肢麻木等异常症状时须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