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突发可通过保持镇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停止活动并静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进行心肺复苏等方式处理。心脏病突发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脏负荷过重、情绪剧烈波动等原因引起。
1、保持镇静
突发心脏病时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紧张导致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家属应安抚患者,减少其恐惧感。同时迅速观察患者是否有胸痛、呼吸困难、冷汗等症状,为后续急救提供信息支持。镇静状态下更有利于判断病情和采取正确措施。
2、拨打急救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是抢救的关键步骤,需清晰告知患者症状、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不要随意搬动患者。若条件允许,可派人到路口引导救护车。急救系统能提供专业指导并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3、停止活动
让患者立即停止所有活动,采取半卧位或舒适体位休息,解开紧身衣物。此时任何体力活动都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可能加重病情。若在公共场所发病,应请求周围人协助维持通风环境,避免人群围观造成患者紧张。
4、含服药物
确诊冠心病患者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该药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供血。但需注意血压过低者禁用,且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3次。未明确诊断者不建议自行用药。记录用药时间和反应,供医护人员参考。也可备用速效救心丸等中成药应急。
5、心肺复苏
当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时,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施救者应掌根重叠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以每分钟100-120次频率按压,深度5-6厘米。每30次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持续至患者恢复心跳或急救人员到达。自动体外除颤仪应尽早使用。
心脏病患者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并保持适度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遵医嘱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随身携带急救卡片和药物。家属应学习基本急救技能,熟悉附近胸痛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