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里面长肉疙瘩很疼可能与鼻前庭炎、鼻息肉、鼻腔囊肿、鼻部疖肿、鼻腔肿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鼻腔内异常增生通常伴随红肿、触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明确诊断。
1、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多因挖鼻损伤或过敏原刺激导致,表现为鼻前庭皮肤红肿、皲裂伴疼痛。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外涂,配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慢性反复发作者需排查过敏因素,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
2、鼻息肉
鼻息肉常见于慢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患者,息肉组织阻塞鼻腔时可能引发胀痛感。确诊后可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较大息肉需行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3、鼻腔囊肿
鼻腔黏液囊肿或潴留囊肿增大时会压迫周围神经引发疼痛,可能伴随鼻塞、嗅觉减退。CT检查可明确囊肿位置,较小囊肿可观察随访,体积较大或症状明显者需手术切除。术后需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
4、鼻部疖肿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可形成局限性疖肿,表现为鼻尖或鼻翼处红色硬结伴剧烈跳痛。早期可热敷促进化脓,成熟后由医生切开引流,严禁自行挤压。可配合口服头孢克洛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5、鼻腔肿瘤
鼻腔乳头状瘤、血管瘤等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均可能表现为疼痛性肿物,常伴鼻出血、面部麻木。需通过鼻内镜活检明确性质,良性肿瘤行手术切除,恶性肿瘤需结合放化疗综合治疗。长期吸烟或接触有害气体者为高危人群。
日常应避免用力抠挖鼻腔,保持环境湿度适宜,过敏体质者需减少花粉、尘螨接触。疼痛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用生理性海水喷雾湿润鼻腔。若肿物持续增大、出血或伴随发热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恶性病变可能。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鼻腔恢复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