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由什么引起的 饮食不当也会引发肠胃炎
发布于 2025/07/08 20:04
发布于 2025/07/08 20:04
肠胃炎可能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肠胃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补液、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进食生冷、辛辣、油腻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急性肠胃炎。患者可能出现阵发性脐周疼痛、水样便等症状。建议暂停固体食物6-8小时,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米汤、稀粥等低渣饮食。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病毒性肠胃炎,常伴有低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婴幼儿,大便呈蛋花汤样。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同时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可能引起细菌性肠胃炎,典型表现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需进行粪便培养确诊,轻症可使用盐酸小檗碱片,重症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腹泻,大便中可见果酱样黏液。确诊需通过粪便镜检,治疗常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抗原虫药物,疗程结束后需复查粪便确保虫体清除。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某些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可能损伤胃黏膜屏障。建议与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同服,出现黑便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肠胃炎患者恢复期应选择低脂、低纤维的清淡饮食,如软烂面条、蒸蛋羹等,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注意餐具消毒,处理呕吐物或粪便后需彻底洗手。若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高热、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须及时就医进行补液及病原学治疗。日常注意食物冷藏保存,海鲜类食材须充分加热,生熟食分开处理可有效预防肠胃炎发生。
上一篇 : 手指头肿了里面有脓是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