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肾小球肾病是一组以肾小球损伤为主的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免疫因素、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等。
1、蛋白尿
蛋白尿是肾小球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血浆蛋白漏出。蛋白尿可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前者以白蛋白为主,后者则包含多种大分子蛋白。大量蛋白尿可导致低蛋白血症,严重时可引起肾病综合征。
2、血尿
血尿是肾小球肾病的另一重要特征,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通常表现为变形红细胞尿,这是由于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发生形态改变所致。血尿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不一定相关。
3、水肿
水肿多由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所致,常见于眼睑和下肢。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水肿甚至胸腔积液、腹水。水肿程度与蛋白尿量及低蛋白血症程度相关,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4、高血压
高血压在肾小球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主要由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引起。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加速肾功能恶化,形成恶性循环。血压控制是肾小球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5、肾功能异常
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均可出现,严重者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肾功能异常程度与病理类型和疾病活动度相关,需定期监测。
肾小球肾病患者应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明显水肿、少尿或肾功能急剧恶化时应及时就医。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