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根管治疗、开髓引流术、盖髓术、活髓切断术和拔牙术。牙髓炎通常由龋齿、牙外伤、牙周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剧烈疼痛、冷热刺激敏感等症状。
1、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是牙髓炎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牙髓坏死或不可逆性牙髓炎。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毒根管系统,并用牙胶尖等材料严密充填根管,达到消除感染和保存患牙的目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使用氢氧化钙糊剂、甲醛甲酚溶液等药物辅助消毒。根管治疗后通常需要全冠修复保护患牙。
2、开髓引流术
开髓引流术适用于急性牙髓炎发作期,通过开髓减压缓解髓腔内压力,暂时缓解疼痛。常在局麻下进行,用高速手机开髓后放置樟脑酚棉球等药物安抚止痛。该方法为应急处理,后续仍需进行根管治疗等彻底治疗。
3、盖髓术
盖髓术适用于可复性牙髓炎或意外露髓的情况。在严格消毒后,使用氢氧化钙制剂或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等生物相容性材料直接覆盖暴露的牙髓,诱导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该方法保存活髓成功率较高,但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4、活髓切断术
活髓切断术适用于年轻恒牙的部分性牙髓炎。通过切除冠部感染的牙髓组织,保留根部健康牙髓,使用氢氧化钙等材料覆盖根髓断面。该方法能促进牙根继续发育,但术后需定期复查,必要时仍需进行根管治疗。
5、拔牙术
拔牙术适用于牙体严重缺损无法修复、根尖周病变广泛或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不宜保留的患牙。拔牙后需要考虑义齿修复方案,如种植牙、固定桥或活动义齿等。该方法为不得已的选择,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和邻牙稳定性。
牙髓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或过硬食物,减少牙齿刺激。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龋齿等牙体疾病,预防牙髓炎发生。出现牙痛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治疗后遵医嘱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持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