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性牙龈发炎可能由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不良修复体摩擦、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症状。可通过口腔清洁、专业洁治、修复体调整、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治疗。
1、牙菌斑堆积
口腔清洁不彻底导致细菌在牙龈边缘形成生物膜,长期刺激引发炎症。牙菌斑中的厌氧菌会产生毒素,破坏牙龈组织微血管,出现刷牙出血或自发性渗血。建议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一次超声波洁牙。若发展为牙周炎需遵医嘱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颊片等药物。
2、牙结石压迫
钙化的菌斑沉积在龈缘形成硬质结石,持续机械刺激牙龈导致萎缩和充血。下颌前牙舌侧和上颌磨牙颊侧为好发部位,可能伴随口臭和牙龈乳头变钝。需通过龈上洁治术清除可见结石,严重者需配合龈下刮治。日常可使用含焦磷酸钠的牙膏抑制mineralization。
3、修复体刺激
不合适的牙冠边缘或充填体悬突会反复摩擦牙龈,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常见于邻面充填体过高或全冠边缘不密合,可能引起持续性胀痛和溃疡。需由口腔修复科医生调磨修复体边缘,必要时重新制作。急性期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缓解症状。
4、全身因素影响
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会加重牙龈微血管病变,妊娠期激素变化易诱发妊娠性龈炎。血液疾病如白血病也可能表现为牙龈自发性出血。这类情况需在内科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出血加重。
保持每日两次巴氏法刷牙并配合牙线清洁邻面间隙,每6-12个月接受专业口腔检查。控制血糖等系统性疾病指标,避免用牙签等尖锐物刺激牙龈。出现牙龈增生或长期不愈的溃疡时,需及时排查口腔癌前病变。吸烟者应戒烟以减少对牙龈微循环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