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中具有传播特性的一类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侵入人体并引发病理反应的所有疾病,其范围更广泛。这类疾病可能通过接触、空气、食物等多种途径获得,但不一定具备人际传播能力。例如尿路感染、伤口局部感染等,通常不会在人群中扩散。传染病则特指那些由特定病原体引起、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在个体间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具有明确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大特征。流感、肺结核、艾滋病等均属于典型传染病,需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进行报告和管理。两者的核心在于传播性差异,所有传染病都是感染性疾病,但并非所有感染性疾病都会发展为传染病。
日常预防感染性疾病需注重个人卫生和免疫力提升,包括规范洗手、接种疫苗、避免接触病原体等措施。对于已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配合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链。若出现持续发热、皮疹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由医生判断疾病性质并制定针对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