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N1流感病毒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人群普遍易感。
H1N1流感病毒可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健康人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后可能被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如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口、鼻或眼睛等黏膜部位导致感染。病毒在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更易传播,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场所需加强防控。感染后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吐或腹泻。
免疫功能低下者、孕妇、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感染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病毒在人体外的存活时间受环境影响,在适宜条件下可存活数小时。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并及时就医,确诊患者需隔离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面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使用后及时处理。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保持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