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是否使用头孢或甲硝唑需根据感染风险及个体情况决定,头孢类抗生素适用于需氧菌感染风险较高的情况,甲硝唑则对厌氧菌感染更有效。
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对链球菌等需氧菌覆盖较好。拔牙后若存在牙龈红肿、脓性分泌物等需氧菌感染迹象,或患者有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情况时,头孢类药物可作为优先选择。但需注意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可能出现皮疹、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甲硝唑片、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硝基咪唑类制剂,针对口腔厌氧菌如普雷沃菌、梭杆菌等具有强效抗菌活性。当拔牙创口较深伴有腐败性气味、干槽症风险较高时更适合选用。该类药物与酒精同服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用药期间须严格禁酒,长期使用还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
拔牙后24小时内可通过冰敷减轻肿胀,避免吮吸创口或剧烈漱口。术后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48小时后逐渐过渡到软食。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轻柔漱口,但24小时内不宜刷牙。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超过38.5℃,应立即复诊评估感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