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通过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由EB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脾破裂。发热期间应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藕粉等。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咽痛。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淋巴结肿大程度。
2、抗病毒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抑制EB病毒复制。抗病毒治疗对免疫功能正常者效果有限,主要适用于重症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
3、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咽痛严重者可含服西地碘含片或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但避免使用氨苄西林以防皮疹加重。
4、免疫调节治疗
重症患者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减轻咽喉水肿和全身症状。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适用于合并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者。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变化,注意预防继发感染。
5、并发症管理
合并脾破裂需紧急手术切除脾脏,术后预防性使用青霉素V钾片。肝功能异常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保肝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需联合更昔洛韦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心肌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营养心肌。
患者恢复期应继续休息1-2个月,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羹、瘦肉泥、西蓝花等,促进淋巴细胞恢复。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观察3-6个月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家庭成员需避免共用餐具,患者分泌物应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