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严重时不手术可能导致肛门脱垂、嵌顿坏死、贫血、感染、肛周脓肿和排便功能障碍等后果。痔疮是直肠下端或肛管静脉丛曲张形成的疾病,长期不干预会加重症状。
1、肛门脱垂
内痔长期脱出可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形成不可复性脱垂。患者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黏液渗出和排便后需手动还纳痔核。这与静脉丛持续淤血和结缔组织断裂有关,需通过硬化剂注射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
2、嵌顿坏死
脱出痔核被肛门括约肌卡压后,可能引发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剧烈疼痛和紫黑色坏死灶。常见于Ⅲ-Ⅳ度混合痔,需急诊行血栓剥离术或外剥内扎术,否则可能继发败血症。
3、慢性贫血
长期便血会导致铁缺乏性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和心悸。这与黏膜表面血管破裂有关,血红蛋白可能低于90g/L。除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外,需行痔动脉结扎术控制出血源。
4、继发感染
破损的痔黏膜可能引发肛窦炎或肛周湿疹,出现肛门灼痛和瘙痒。粪源性细菌如大肠杆菌易侵入破损组织,需使用红霉素软膏联合高锰酸钾坐浴,严重时需静脉输注头孢呋辛钠。
5、肛周脓肿
痔核炎症扩散可形成肛周皮下脓肿,表现为红肿热痛和波动感。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配合使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否则可能发展为肛瘘。
6、排便障碍
巨大痔核可能阻塞肛管导致排便困难,引发腹胀和肠梗阻。这与机械性梗阻和疼痛反射抑制有关,需通过超声刀痔切除术恢复肛管通畅。
建议痔疮患者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和西蓝花。出现持续便血、痔核脱出或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根据痔疮分级选择胶圈套扎、红外线凝固或手术治疗。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