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奶期和拒奶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因和表现不同。厌奶期是婴幼儿因生理性因素暂时性食欲下降,拒奶则可能由疾病或心理因素导致持续排斥进食。
厌奶期多发生在4-6月龄婴儿,与生长发育节奏变化有关。此时婴儿对奶量需求减少,但精神状态良好,体重增长正常,通常持续数日至两周可自行缓解。家长可尝试调整喂奶环境、减少干扰因素,无须强迫进食。
拒奶常见于疾病或喂养方式不当。急性感染如鹅口疮、中耳炎会导致进食疼痛,表现为哭闹抗拒;牛奶蛋白过敏可能伴随皮疹或腹泻;长期强迫喂养可能引发心理抵触。这类情况需排查口腔溃疡、呼吸道感染等病理因素,及时就医处理原发病。对过敏患儿应更换特殊配方奶粉,心理性拒奶需改善喂养互动方式。
观察婴幼儿进食状态和伴随症状是区分关键。若拒奶超过两周、体重不增或合并发热等症状,需儿科就诊。喂养时保持环境安静,按需喂养,避免在婴儿困倦或情绪激动时强行喂食。定期监测生长曲线,必要时咨询儿童营养师调整喂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