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消瘦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制剂、治疗基础疾病、改善消化功能、增加运动量等方式调理。小孩消瘦可能与挑食偏食、胃肠吸收不良、内分泌异常、慢性感染、遗传代谢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每日提供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蛋羹、瘦肉泥,搭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小米粥。增加餐次至5-6次/日,每餐搭配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避免高糖零食影响正餐食欲,可选用无糖酸奶、蒸南瓜作为加餐。对牛奶蛋白过敏者需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2、补充营养制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改善味觉敏感度,配合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纠正负氮平衡。维生素AD滴剂可促进钙质吸收,对于缺铁性贫血患儿需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益生菌粉剂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3、治疗基础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需服用甲巯咪唑片,慢性腹泻患儿可使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结核感染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糖尿病患儿要严格监测血糖并注射胰岛素注射液。
4、改善消化功能
餐前15分钟服用多酶片促进消化,腹部顺时针按摩每次10分钟。中医推拿选取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脾胃虚弱者可服用醒脾养儿颗粒。避免进食时训斥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用餐环境。
5、增加运动量
每日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如跳绳、踢球,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饮料。避免久坐玩电子设备,可进行游泳等全身性运动刺激食欲。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生长发育期儿童每日睡眠应达9-11小时。
家长需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曲线,记录每日饮食摄入情况。烹饪时注意食材多样化搭配,将肉类剁碎混入粥面中。避免强迫进食造成心理压力,可尝试趣味餐盘摆放提升进食兴趣。若持续2个月体重无增长或伴随发热、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内分泌或消化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