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导痰汤、涤痰汤均属中医化痰方剂,主要区别在于组方侧重与适应症差异。二陈汤侧重燥湿化痰,导痰汤加强行气导滞,涤痰汤则侧重清热涤痰。
1、二陈汤
二陈汤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基础方剂重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适用于痰湿停滞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呕恶等症状,尤其适合脾胃虚弱兼痰湿者。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健脾,茯苓利水渗湿,甘草调和诸药。现代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紊乱等属痰湿证者,但阴虚燥咳者慎用。
2、导痰汤
导痰汤在二陈汤基础上加入胆南星、枳实,强化行气导滞、豁痰开窍之效。适用于痰气互结导致的痰涎壅盛、胸膈满闷、眩晕呕恶,或痰迷心窍所致的神志异常。胆南星清热化痰,枳实破气消积,与二陈汤协同增强化痰通窍作用。临床多用于癫痫、梅尼埃病等痰气交阻病症,但气虚滑泄者不宜。
3、涤痰汤
涤痰汤由黄连、半夏、瓜蒌、陈皮等组成,侧重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主治痰热互结引起的烦热胸闷、痰黄黏稠、舌红苔黄腻等症。方中黄连清热燥湿,瓜蒌宽胸涤痰,配合半夏、陈皮增强化痰效力。现代多用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痰热证,但脾胃虚寒者禁用。
使用三类方剂需辨证施治:二陈汤针对单纯痰湿,导痰汤适用于痰气交阻,涤痰汤专治痰热胶结。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痰热证者宜搭配清淡饮食,痰湿证者可配合适量运动促进气机运行。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方剂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