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HPV后可能出现皮肤疣体、生殖器疣或无症状,部分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诱发宫颈癌等病变。HPV感染的症状主要有皮肤黏膜疣状增生、生殖器部位菜花样赘生物、接触性出血、阴道异常分泌物等。
1、皮肤疣体
低危型HPV感染常引起皮肤疣状增生,表现为手部、足底等部位出现粗糙丘疹或乳头状突起。寻常疣多由HPV1/2/4型引起,跖疣常见于足底受压部位,扁平疣好发于面部和手背。皮肤疣体通常无痛痒感,但可能因摩擦导致出血或继发感染。
2、生殖器疣
HPV6/11型感染可导致生殖器部位出现粉红色菜花样赘生物,常见于外阴、肛门、阴茎等部位。尖锐湿疣初期为微小丘疹,逐渐融合成团块,表面湿润易出血。妊娠期疣体可能迅速增大,影响正常分娩。生殖器疣具有较强传染性,需避免性接触传播。
3、接触性出血
高危型HPV16/18持续感染可能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表现为同房后阴道点滴出血。宫颈癌前病变可能导致宫颈组织脆弱,妇科检查时易出现器械接触性出血。异常出血需通过宫颈TCT和HPV联合筛查明确病因。
4、阴道分泌物异常
HPV感染合并宫颈炎时可能出现白带增多、颜色发黄或带血丝。分泌物可能伴有异味,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感染有关。长期分泌物刺激可能导致外阴瘙痒或灼热感,需通过阴道微生态检测鉴别病因。
5、无症状感染
约90%HPV感染可在1-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期间可能完全不表现症状。即便高危型HPV感染,早期宫颈病变通常也无明显不适。定期宫颈癌筛查是发现无症状感染的主要手段,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进行TCT检查。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有助于降低HPV感染风险,避免使用公共浴池和坐便器可减少接触传播。接种HPV疫苗能有效预防相关型别感染,建议9-45岁人群根据年龄选择二价、四价或九价疫苗。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醋酸白试验、阴道镜活检等明确诊断,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西兰花、胡萝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帮助增强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