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悸、气促、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下肢水肿、咯血、晕厥等。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通常由风湿热反复发作引起,主要累及心脏瓣膜,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1、心悸
心悸是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症状,患者自觉心跳加快或不规则,多在活动后加重。心悸可能与二尖瓣狭窄导致左心房压力增高、心房颤动等因素有关。轻度心悸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缓解,严重心悸需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控制心律。
2、气促
气促多发生在体力活动时,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加重,严重者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困难。气促通常与二尖瓣狭窄引起肺淤血、肺动脉高压有关。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睡眠时可采取半卧位减轻症状,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
3、胸闷
胸闷表现为胸部压迫感或不适感,多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诱发。胸闷可能与心肌缺血、心脏扩大压迫周围组织有关。患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寒冷刺激,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改善心肌供血。
4、乏力
乏力是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常见全身症状,患者易感疲劳,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乏力主要与心功能减退、全身组织灌注不足有关。患者应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过度消耗体力,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等营养心肌药物。
5、下肢水肿
下肢水肿多从足踝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按压可出现凹陷。水肿与右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有关。患者应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严格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药物,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日常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风湿活动。饮食宜清淡低盐,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心功能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适当进行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