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13 10:43

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多见于婴幼儿,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1、呕吐

轮状病毒性肠炎早期常以呕吐为首发症状,多表现为频繁呕吐,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胆汁样呕吐。呕吐通常持续1-2天,可导致患儿食欲下降、拒食。呕吐期间需注意防止误吸,家长应让患儿保持侧卧位,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

2、腹泻

腹泻是轮状病毒性肠炎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多在呕吐后1-2天内出现。粪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黏液脓血,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20次。腹泻持续时间通常为3-8天,严重者可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尿量及精神状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发热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持续1-3天。高热较少见,若体温超过39℃或发热持续超过3天,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发热期间应避免过度包裹患儿,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等退热药物。

4、脱水

由于频繁呕吐和腹泻,患儿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家长可通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皮肤弹性等判断脱水程度,及时就医。

5、电解质紊乱

轮状病毒性肠炎可导致钠、钾等电解质丢失,严重时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表现为精神萎靡、肌无力、心律失常等。轻度电解质紊乱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严重者需静脉补充电解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避免不当使用止泻药加重病情。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注意休息,呕吐缓解后逐渐恢复饮食,从米汤、稀粥等流质开始,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注意手卫生和饮食卫生,患儿粪便需妥善处理。目前已有轮状病毒疫苗可供预防接种,建议家长在适龄期为婴幼儿接种。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血便、严重脱水或精神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